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捡漏王陆飞扬 > 第105章 欧洲行(一)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从布局上看,陆宅有点类似北方的四合院,是由多个两层的建筑单元组成,并依靠连廊相互连接在了一起。

    单独看,一个单元就是一套别墅,而单元与单元之间,又点缀着假山鱼池,大小不一但又精致绝伦。

    管家也姓陆,是从老家那边请过来的,他向陆飞扬介绍说一单元是里面最大的,这里是陆家人用餐、接待客人的地方,有面积超大的会客厅,三个面积不同的餐厅,以及书房、琴房、影音室、健身房、工人房、客房等等……

    而二到五单元面积只有一单元的一半左右,陆飞扬此刻走进的五单元就是陆放的小家庭在使用,建筑面积二百来个平米。

    所谓麻雀虽小,却也五脏俱全,管家陆伯说这里的布局也和一单元相似,也有会客厅、书房、茶室、琴房等,不过没有厨房和餐厅,而二楼就是卧室了。

    将陆飞扬带到这里之后,陆伯就离开了,他还要去处理其它事务。

    而陆放早已在书房里等着,陆飞扬一到,就被叫了进去,至于两人谈了什么,外人就不知道了。

    傍晚时分,陆家人才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倒不是说陆飞扬大伯一家不懂待客之道,一来这里不是国内,没有客人来了一家人必须要盛情接待的习俗。二来,他们也没把陆飞扬等人当客人,在自己家里,自然就不用那么客气了,该干嘛就干嘛。

    陆飞扬到香江认亲的时候,和大伯一家大小都见过面,这时候在异国他乡,更没有丝毫见外,一家人就在小客厅里聊开了。

    而陈华他们四个眼力劲儿自然不俗,陈琪姜妍跟着陆伯等人去准备晚餐了;而陈华和钟明华看似是在宅子里散步,其实是在熟悉里面的环境。

    用餐的气氛非常热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让异乡的游子更有家的感觉,这也是大伯一贯要求的。

    晚餐非常的丰盛,菜式不仅精美而且还是家乡口味,用陆双华的话说就是离家万里也不能忘了根……

    陆双华虽然酒量不咋地,却钟爱家乡出产的双沟大曲,晚上只要是在家用餐,每餐都要喝上二两。

    他们虽然也经常回国,不过一般都是在香江陪陪老父亲,去内地的次数不多,听着陆飞扬说到内地日新月异一般的发展时,也是侧目不已。

    吃过晚饭,陆飞扬和萧雅洁又单独陪着大伯和伯母聊了一会儿,然后,陆双华就带着陆飞扬和两个儿子去了书房,一直聊到深夜,同样也不知道聊的具体内容。

    而萧雅洁被陆琳留下了,她们两个要商量好在这边游玩的景点和行程,负责做好游玩的攻略。

    陆家一共有五栋大小建筑,方便叫做一至六单元,上面说了一单元是接待和全家人的活动场所,二单元是陆双华夫妇住所,然后依次是三单元陆博、五单元陆放、六单元陆琳。

    因为华人忌讳“四”这个数字,陆家就没有四单元。

    因为陆琳还没有出阁,目前和父母一起住在二单元,于是,陆飞扬他们就被安排在六单元住下了。

    因为下午休息过了,萧雅洁并不觉得困,待到陆飞扬回到房间后,还拉着他看了已经做好的攻略。

    陆琳不愧是大牌导游,攻略做的非常详细。第一站自然是伦敦,这里有泰晤士河以及沿岸风光,有陆飞扬最想去的大英博物馆和伦敦交易所,有西敏寺、白金汉宫、大本钟等世界着名景点……

    第二站是牛津小镇,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还有玛利亚教堂、叹息桥、基督学院礼堂等知名景点……

    而且,附近还有陆飞扬向往大伦敦地区着名的跳蚤市场,里面除了旧货交易外,还有不少古董店铺。

    第三站是剑桥小镇,这里同样有跳蚤市场……

    ……

    陆飞扬同样是第一次来,看过攻略之后也非常满意,第二天众人早早起床,吃过早餐后就出发了,直奔第一站。

    陪同他们出游的,除了陆琳之外,就是陆家派出的商务车的司机了。

    从雷丁的陆家大宅到伦敦并不远,所以他们很快就到了第一个景点伦敦金融城,然后是安圣保罗大教堂—伦敦眼—塔桥—西敏寺—大本钟的顺序游览泰晤士河两岸景点,然后到了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海德公园、摄政公园、肯辛顿公园等处。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第五大教堂,YJL第二大教堂(第一是利物浦教堂),同时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就成了现在看到的模样。”

    陆琳不愧是大牌导游,短短一句话就介绍完了圣保罗大教堂的情况,然后又从说到了建筑风格。

    “圣保罗大教堂建筑主体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同时兼具文艺复兴风格,大家看,那个巨大穹顶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

    “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每天晚上都会在BBC伦敦的屏幕背景中出现,与西敏寺的大本钟同为伦敦的地标性建筑。你们看到了吗,教堂旁那两座有明显哥特遗风的钟塔,就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

    接下来,陆琳又噼里啪啦的介绍了什么叫哥特式建筑,什么叫古典主义建筑等有关知识。

    站在伦敦塔桥的一端,看着脚下泰晤士河河水缓缓流过,陆琳又开始介绍塔桥的情况。

    “塔桥也是伦敦的象征。最初,它还不叫伦敦塔桥,而是一座木桥,后又改为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塔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第一次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河中的两座桥墩高约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约43米,主塔上还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高于高潮水位约42米)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下层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据说那两块活动的桥面,各自重量就有1000多吨。”

    陆琳此刻已经完全进入导游的角色,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让路过的游客也驻足在她身边,很快就聚拢了一大群人。

    “塔桥内还设有商店、酒吧等等,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桥中购物、聊天或凭栏眺望泰晤士河的两岸风光。”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