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亚当夏娃保健中心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一九九四年的春节,并不比往年更热闹,反而显得清静了不少。

    因为禁放烟火的条例在,虽然有不少人还是在悄摸的放,但总体来说,没有了海湾战争一样的气势。

    年三十这天,李幸、富贵、吉祥、如意和小八都回来了,赵雅芷、周慧敏、田玲也赶了回来。

    但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三十中午到,祭祖后吃了大饭,李幸初一在海子里待了大半天,富贵则照例拉了一车酒,给一些牛老将军交代给他的老战友们去送酒。

    吉祥、如意则去了中科院,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此时的联想,还是中科院研究所投资二十万创立的国企单位,将在大年初三,于港股上市,从此属性开始发生变化。

    毫无疑问,大唐不会放过成为联想大股东的机会,并且将全力支持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

    以无可匹敌的资本,买另一位出局。

    赵雅芷、周慧敏、田玲也都无不忙的团团转,只有晚上才匆匆回来会见亲人,也已是疲惫不堪。

    大年初二李幸、吉祥、如意就先回去了,被秦大雪教训成秧苗的李小八抱着大哥不撒手,跟着一起回去了。

    富贵大年初三和周慧敏并三个孩子先回,要去周慧敏妈妈家拜年。

    到了初五,基本上都走光了。

    去银安殿迎完财神后,李母笑呵呵道:“明年过年都回来,更热闹。”

    明年是大年,李坤他们全都回来。

    李池也笑道:“忙点好啊,年轻孩子,忙点好。”

    李源道:“嗯,他们不忙就该我忙了。”

    李江道:“你不是还有些人家没转,快去转转吧,年都快过完了。”

    李源笑道:“也差不多了。”

    大嫂子问娄晓娥道:“过了十五直接开车出去玩儿?”

    娄晓娥点头笑道:“嗯!十四汤圆过来,十五一块出发。”

    二嫂子问曹永珊道:“你和胖胖还没好好在这边玩儿过吧?”

    曹永珊笑的甜美,点头道:“没呢,所以特别期待。阿幸也期待,他特别喜欢开大车,这次订做了一辆,半夜起来擦洗了几回。”

    一家人笑。

    四哥李湖叮嘱李源道:“西面不算太平,这一大家子,你小心一点。”

    李源笑道:“嗯,我知道了。”

    等送家人们回了东路院上房后,李源也出了门,前往了芳嘉园小院。

    当初答应娄秀,要以她的名字建一座博物馆,就叫秀馆,现在时机差不多成熟了。

    争取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号开馆。

    王世襄今年正好八十,但老顽童风采不减。

    袁荃猷依旧温雅,招呼李源落座后,给他斟了一杯茶水。

    王世襄指了指弟子马卫都,笑道:“算计着你这几天要来,天天往这跑!”

    马卫都倒也实诚,小眼睛眯成一条缝,道:“大唐有一家明德拍卖行,我收到一些好玩意儿,明德直接高价收了,算是我的财神爷。对财神爷可不得敬着些?”

    李源笑着对王世襄道:“我收了,等于不让珍贵文物流出国去。过两年彻底回归后,就开一家博物馆。才收了几件镇馆之宝,您给过过目。”

    说着,从口袋里拿出厚厚一叠照片来。

    王世襄两眼放光,马卫都也顾不得许多挤了过来,袁荃猷也是收藏家,站在一旁。

    等看到第一张照片,三人就麻了。

    照片上赫然显示着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的《祭侄文稿》!

    这不扯淡吗?

    马卫都挠头道:“这东西,应该在湾湾故宫里啊。也没听说丢啊…”

    王世襄扶了扶眼镜,拿着照片左看右看,脸色越来越凝重,奇怪道:“不像是假的…不过得看到实物才能确认。”

    在马卫都伸手想接照片之际,老头儿把照片递给了自己老伴。

    王世襄又看第二张照片,更麻了,苏轼的《寒食帖》!

    再看第三张照片,青铜器散氏盘!这件宝物在清朝时期就被认定为四大国宝之一,之所以这么珍贵,不仅因为西周年代久远,更因其盘底的三百五十七个字的铭文,详细记录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史料!

    第四张照片,《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

    第五张照片,翠玉白菜!

    第六张照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王世襄看不下去了,把照片放下问李源道:“这些可都在对面故宫里收藏着,你从哪来的?”

    李源笑道:“买的嘛。”

    光头去世时没去,条件不成熟,他儿子去世时倒是过去了一趟。

    用细心准备好的赝品去掉包,至今没人发现,估计要等到这边开馆之后了。

    剩下的照片马卫都拿起来看,小眼睛睁的溜圆。

    看着看着表情僵住了,拿出一张递给了袁荃猷。

    袁荃猷接过一看,“哟”了声,道:“这…这不是…”

    王世襄听着不对,站起来一看,更无语了。

    这是他和老伴年轻时几乎倾家荡产买到手的唐琴“大圣遗音”!!

    为了这方古琴,王世襄和袁荃猷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换得黄金约五两,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还是王世襄母亲的遗物,最终才求得此琴。

    混乱年代,被人抄跑了…

    李源恍若不知,道:“怎么了?是发现哪个不对了吗?”

    王世襄没好气道:“源子,我那些东西,你可收藏好了!”

    两口子每年过生日,一年还回来一件,如今连这件至宝都在,老两口又不是傻子!

    十来年后,这把大圣遗音古琴卖出一点一五亿的天价…

    袁荃猷笑道:“你收着挺好,总比当初让人一把火烧了强。家骐的藏品,就太可惜了。”

    家骐是张伯驹的字,袁世凯的侄儿,民国四公子之一。

    晋代陆机的《平复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张好好诗》、李白的《上阳台帖》以及范仲淹的《道服赞》都是其珍藏藏品。

    王世襄多聪明,看向李源道:“没毁吧,都在你那?”

    李源笑的灿烂,道:“是我亲手从火堆里刨出来的,怎么样,功在千秋吧?我是这样打算的,开一家私人博物馆,收门票钱,门票钱除了维持博物馆日常开支外,全部用来助学。老王哥,您想啊,这些东西不管在两岸哪边…深了咱不多说,您在博物馆干了一辈子,知道里面的猫腻。哪怕最红的那几年,顶级珍品不也都被一些附庸风雅的人借去把玩了吗?在我这里,起码每个百姓都看得见,也看得起。”

    马卫都笑道:“光看照片我都快流口水了,李医生,这些宝贝有没有可能到内地来巡展?”

    李源连连摇头道:“容易出意外,还是算了。”

    王世襄鄙夷道:“那咱们老百姓一辈子也没机会见识了。”

    李源乐道:“放四九城或者盛海,绝大多数老百姓一样没机会见识。将来大陆的百姓去港岛不会比去京城、盛海难多少,真心喜欢的一样可以去。”

    王世襄道:“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没有?”

    李源点头道:“很多。怎么样,老王哥有没有兴趣去帮忙组建这个博物馆?”

    他的宝贝都跟放白菜、土豆一样堆积着,得需要一个靠谱的人,信得过的人,将这些整理出来。

    王世襄还没答应,马卫都就激动道:“李医生,您看我成么?我去给我师父打个下手就行!!”

    王世襄气呼呼道:“你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卑鄙的资本家!我是不会…除非你把大圣遗音还回来!那是我用我母亲的遗物换回来给荃猷的。”

    李源乐道:“当然冇问题的啦!”

    秀馆,既是送给娄秀六十岁的生日礼物,也是送给祖国母亲接回海外游子的礼物,自然要用心些…

    “我靠,真的?”

    晚上,南锣鼓巷95号院,今晚大家准备的比除夕还郑重热闹。

    而大餐开头,李源就先得到了一个重磅消息,出自赵金月。

    估计这娘们是怕别人先说。

    李源在四合院亲爱的朋友,傻柱一生的欢喜冤家,许大茂同志,完成了一个全中国大陆首个壮举!!

    于去年,也就是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三号,在京城赵登禹路一百四十三号开张了一家“亚当夏娃保健中心”,卖套套,据说还有印度神油…

    这会儿提起来,几个妇女还在那骂不要脸。

    傻柱笑的拍桌子,道:“这孙子是真火了,老外记者都在拍他,央视都上了。就是没挣上大钱,整天吹牛皮。”

    李源乐道:“还回来住么?”

    傻柱笑道:“回!一会儿就来,您可瞧好吧…”

    话音刚落,就见门外进来一人,穿着皮夹克,大晚上戴着墨镜,头发梳的牛添的一样,还夹着一个公文包。

    看他这派头,大家就笑了起来。

    “诶诶诶,准备菜了没有?自觉点啊。”

    傻柱不让他上桌。

    阎埠贵也帮腔:“要有规矩啊,咱四九城人最讲规矩。说好了一人一道硬菜,没有就别上桌。”

    许大茂摘下墨镜,露出一个熊猫眼来,傻柱又乐的不行。

    他嗤笑了声,给李源点了点头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俩油纸包来,道:“全聚德的鸭子!当年源子在四合院住的时候,咱们弄点钱就去吃,今儿我就来回味回味这滋味儿!”

    傻柱乐道:“得,算你过关了,坐下吧。”

    许大茂非要挨着李源坐,为此还付出了给张二丫同志五块钱红包的代价…

    李源笑道:“大茂,怎么听说你现在发了?”

    许大茂还得意起来了,本就有喜感的眉毛挑的老高,竖起大拇指自卖自夸道:“源子,不是我吹。论挣钱,我可能差你们一点,可论名气,嘿,央视咱都不提了,外国的BB、《泰晤士报》,好多全世界知名的报纸,都采访过咱!”

    傻柱嘲讽道:“是,你可真露大脸了!祖宗十八辈的脸都让你露尽了!”

    看起来都已经迷迷糊糊的二大爷刘海中点头道:“天天被人骂,可不就是让祖宗露脸吗?”

    许大茂冷笑道:“二大爷,您可说不着我,比不了您家。”然后对李源道:“源子,刚开业没一个月我在店里碰到一个老人,看着和三大爷有些像…”

    正吃鸭屁股的阎埠贵差点没噎死,好一通咳嗽后急眼道:“许大茂,你跟大家说清楚,到底是不是我,今儿你敢冤枉我,我非磕死在这不可!”

    许大茂嫌烦:“像像像,不是你!还老师呢,比喻都不懂。”然后继续给李源说道:“那老头儿当年是师范大学的学生,毕业论文里提出在中国应普及性用品,以此来提高中国人的性生活质量,并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他拿出厚厚一沓纸张给我看,颜色都旧了,是他当年的毕业论文,开篇就写到,人的本能如果被刺刀割断,其结果不是减弱而是增强,而这种增强往往是畸形的。”

    李源乐道:“你这都背下来了?”

    许大茂嘴一撇,道:“这不是要常接受采访吗,那老人因为这篇论文,成了流氓教授,受尽折磨,还坐了牢。他看到我那店,嘴里一直嘟囔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嘿!源子,我就知道,我做的是一件高尚的事!”

    傻柱冷笑:“这么高尚,你这眼睛让谁给打的?孙贼,又去招惹人家小媳妇了吧?”又对李源道:“他那破店赚了些钱后,这孙贼就开始不安分了。被打不是一回两回,还赔人家不少钱。”

    李源乐道:“大茂,你这辈子是一点也不准备改了啊。”

    许大茂嘿嘿笑道:“改什么呀?我现在无父无母,无儿无女,用文化人的说法,这叫孑然一身,就这么着吧!”

    李源笑眯眯的给他斟了杯酒,道:“活的通透,来吧,大茂哥,走一个。”

    两人碰了一杯,许大茂滋溜一口闷了,“der”一下,醉倒了。

    临倒之前还在迷糊,这他么是多少度的酒?

    九十五度的伏特加了解一下…

    等送许大茂回屋去睡觉后,李源回来发现许大茂的位置上坐着秦淮茹。

    相比于年轻时的白莲风采,此时的秦淮茹像一棵莲花白,多了些朴素,也多了些实在。

    她笑道:“日子真不经搁,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总感觉,没当年的滋味儿了。”

    李源乐道:“你这是棒子面儿没吃够啊。”

    秦淮茹白他一眼,道:“当时是觉得真苦,一天天的熬啊熬,看不到哪是头。现在回头再看,也是一种滋味儿。”

    赵金月嗤嗤笑道:“那是,那会儿你男人还没死,日子当然有滋味儿了。”

    我艹,这个女人的嘴…

    秦淮茹居然没还嘴骂人,双手套在袖子里,笑道:“那会儿你还没来,没见到我们那阵子多热闹。这院子啊,没一天安生时候。”

    傻柱哈哈大笑起来,道:“源子是头儿,天天打东旭!”

    二大爷也不迷糊了,乐道:“打的真狠,打完还让他赔钱,五百块呢。”

    阎埠贵高兴道:“我也要了不少,不过都给源子了。”感觉李源看了过来,立马找补:“但这些钱源子一分没花,最后都还给贾家了!”

    付三才说起了当年放炮的事:“东旭发烟,我就看他和一大爷抽的不对劲,得嘬多狠啊,烟才能冒火花出来,刚想提醒就炸了!哈哈哈!”

    一屋子大笑声。

    屋外北风吹拂,雪花飘飘,屋内热气腾腾,觥筹交错。

    电视里重播着除夕夜的春晚,身材高挑靓丽的倪萍正在给观众们介绍一个叫叶根土的普通人的四张全家福照片。

    第一幅拍自一九五零年,衣衫褴褛的一家人刚刚翻身做主人。

    第二幅拍自一九六三年,叶根土大女儿已经出嫁,摄影师来拍时正好大女儿回娘家,一家人的衣服已经干净了许多。

    第三幅拍自一九七九年,摄影师徐永辉又扛着摄像机来到了叶家,只是这个时候叶根土已经不在了。

    今年,也就是一九九四年,徐永辉即将退休时,他再次来到叶家,这时的叶家已是三世同堂,颜色也变成了彩色。

    看到这,李源心里也颇有几分滋味。

    其实,他脑海空间里也有照片,华为照的,每个人的照片都有。

    等再过几年,他就把这些照片洗出来,做成相册,送一送大家…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