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祖父,爹爹,咱不如买这头小驴子吧,又便宜,而且离农忙还有两个月,养一养也能干活。”海棠说出心里的想法。

    沈高山想着,满仓也劝到:“爹,海棠说的不错,到时候咱们养养,再找头驴来配种,可以喂好多年。”

    “那好吧。”说着沈高山又凑近看了看那头小驴,边看边点头:“果然不错。”

    于是沈高山和沈满仓又开始新一轮的讨价还价。

    沈高山说六两银子,这个价格卖驴的也能接受,便定了下来。

    卖驴的牙人又问要不要买副车架,沈高山说,家里人会做,牙人便也罢了,不再多说。

    只见沈高山从一个包袱里掏出银子,数了六两递给牙人。

    交了钱,牙人笑的牙不见眼,牵出驴子交到沈高山手上。

    沈高山爱惜的摸摸小驴子的皮毛,以后,沈家就有驴了。

    沈高山父子两把海棠放在驴背上,让驴驮着海棠,两辈子还是第一次骑驴呢,海棠还挺兴奋的。

    一直到村里,海棠的嘴角就没下来过,沈高山两父子也是,激动不已。

    进了村,不时有相识的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沈老哥买了驴车了啊?真不错。”村头陈大爷背着手在路边看庄稼。

    “是啊陈老弟,总要去县城不方便,买一个回来还能帮着干活。”沈高山笑的很自豪。

    “好好好。”陈大爷也寒暄几句,就不再说什么。他知道沈家日子过得还可以,如今小孙子又在念学堂,越来越好是必然的。

    回到家,大人小孩都围上来,伸手摸摸驴子的皮毛。茉莉和锦葵两个更是去割了新鲜的青草来喂小驴子。

    三岁的小弟更是手舞足蹈,咿咿呀呀手脚并用的往驴背上扑,胡氏裴氏两个人都抱不住他。

    就连一心读书且稳重的大哥桑榆,也忍不住跑来摸摸瞧瞧。

    海棠在一旁笑得像个偷腥的猫儿,大哥虽然稳重,可说到底也是个孩子呢。

    “这驴子年纪小,喂养可得精细些。”沈高山交代家里人。

    沈满仓一会到家,就去帮大哥砍树了,把木材拖到家里晾几天,父子三人又花了两三天时间做了一副车架。

    到这时候,沈家的驴车才算大功告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海棠穿越到这个时代也已经两个多月。

    进入四月里,日头开始变得毒辣,冬天带来的寒冷气息已全部褪去。麦子已落了花,进入疯狂的灌浆期,长的飞快。

    村里的家家户户也紧赶着选种筛种,浸种子,移甘薯秧子,整日忙得团团转。

    甘薯的产量高,又耐旱又耐寒,几乎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上几亩,预防青黄不接的时候,拿来当粮食吃也饿不死人。

    但是甘薯秧子最费事,要提前选好种薯,然后在一间不见阳光的房间里育苗。村里一般是几家人一起育苗,可以轮换守着省不少力气。

    沈高三一直都是跟弟弟沈高地家一起育苗的,今年也不例外。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