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几小时后,无人探测机从设施四周采集到了大量新数据。不仅表面结构更加清晰,连内部结构和能量特征都一一浮出水面。

    "核心区似乎是个球状腔室,而散发出的能量模式...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初代质能转换堆'!"王岩惊讶地说。

    李林也在分析数据,"没错,如果是真的,那就意味着这个设施曾是先驱者最高能源技术的核心装置!不过即便在理论上,人类也没研究出制造和运行这种堆的方法。"

    "那很可能是先驱者在离开火星前留下的。"王明推测道,"说不定是某种纪念碑或标记,供后来的智慧生命发现。我们必须尽快进入设施内部,解开它的秘密!"

    于是历经数月的艰难施工,科考队终于打通了进入设施的通道。凭借当代最先进的分子纳米机器人,他们得以突破坚硬防护外壳,一点点深入腔体内部。而随着探测深入,愈发令人不可思议的景象也展现在眼前...

    在球状腔室的正中央,漂浮着一个仅有几米直径的蓝色半透明球体,就好似置身宇宙的奇异天体!这个球体内部闪烁着奇异的星光般的光线,更令人吃惊的是,那光芒似乎不规则地凝聚成某种扭曲的几何图形。

    "照理说这等特殊能量模式是无法在物质存在的常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李林惊诧地说。

    王明也叹为观止,"这看起来就像子空间的能量涡旋...难道先驱者掌握了能量与物质的转化技术?还是说这东西就是某种星际纵向通道的节点?"

    "也许这种奇特的能量涡流,正是为了驱动'初代质能转换堆'所需。"王岩理性分析道,"我们必须找到能量源的供给方式和控制原理,才能还原当年这座设施的运行情况。"

    李林点点头,严肃地说:"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无法理解先驱者的前沿科技,别说利用这座设施,就连解读它的工作原理都会是一个巨大挑战。"

    "是啊,我们目前对先驱者知之甚少。"王明也深有感触,"不过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总有一天人类的科学技术能赶上先驱者的步伐。而今天我们就向着这个伟大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为了探寻这座设施的奥秘,科学家们在余下时日里做了无数努力。他们组建了包括宇宙物理学、量子计算、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联合研究团队,并部署了多种尖端探测设备和智能机器系统。

    比如"矢量场操纵阵列"被应用于探测和干扰腔室内部的各种场效应,而"高维数据折叠芯片"则用于存储和模拟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