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 第147章 大明之地,还是仙凡交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他指向悟道塔,继续道:“你一旦入内,一日之内可达第二层,伤势即可痊愈,生命无忧。”

    “修炼至深处,额外增益五十年寿元,亦非难事。”

    其实,只需朱柏指尖轻轻一抹,徐啸的伤痛便可消散,或是几颗丹药足矣。

    他此举,旨在展示大明的强盛,期待他们心甘情愿地臣服。

    “至于这法诀,其名虽显赫,实则仅玄阶低阶,如今大明,此类功法遍地开花。”

    他微微一笑,暗示并无特别之处,“给你,只是小小恩赐,以免过于轻易,使人忽视珍视。”

    徐啸深思后,向朱柏深深鞠躬:“多谢湘王殿下的教诲,我立刻入塔。”

    他担忧地望向徐风年,陈潇却淡然回应:“他在外等待,找个地方消磨时间便是。”

    进入悟道塔的队伍中,徐啸并未享受特权,他明白自己的位置。

    人群熙攘,秩序井然,每个人都耐心等待,因为只有大明公民才有资格进入。

    而他,是朱柏的特许者。

    漫长的队伍里,徐啸保持着难得的耐心。

    踏入塔门,内部空间出乎意料的宽敞,周遭雾气缭绕,仿佛隔绝了尘世。

    这神秘的力量,让他心中涌起敬畏之情,仿佛窥见了仙家秘境。

    他暗自揣测,这座塔的来历定非凡响,或许连天宫的珍宝都无法比拟。未来,这里是否会成为通往仙界的通道?徐啸心中充满期待,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徐啸迅速进入冥想状态,思维如疾风骤雨般掠过脑海,凭借那深藏不露的秘法,开始了无声的内敛与流转。

    四周的空气仿佛被他的意念牵引,渐渐凝聚成了一团神秘的光晕,如同月光下的薄雾,悄然在他头顶形成一个微小却充满活力的旋涡。

    这个旋涡并非偶然,而是悟道塔的力量与他体内“枯木逢春”神功的交织,如同一道生命的激流,唤醒了隐藏在肌理深处的生机。

    随着每一圈能量的循环,一丝丝青翠的皇者气息悄然渗透,仿佛春天的绿意在骨骼间流淌,不仅消解了旧日伤痕,还悄然修复着那些不易察觉的暗疾。

    徐啸沉浸在这股生机的洗礼中,感受着力量的复苏,心中的激动如潮水般涌动,但他强忍住,专注于周天的循环。

    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滞,直到他心神归位,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的自己焕然一新,连肌肤都透出健康的光泽,体内充满了无尽的活力。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将内心的激动压抑下去,决定不再耽搁。

    他知道,这座悟道塔的珍贵无法估量,即使此刻的冲动,也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于是,他带着满身新生的力量,稳健地走向出口。

    此时,朱柏正安睡于皇宫之中,却敏锐地察觉到徐啸的气息,他的神识如利箭般穿透千里,准确地锁定在城中的茶馆中,那个悠闲品茗的身影——徐风年。

    刹那间,朱柏身形一晃,如鬼魅般消失在原地,准备迎接徐啸回归后的下一场较量。

    瞬间,朱柏如一道幻影般掠至徐风年的侧旁,低声道:“跟我来,你父亲出关了。”

    无需等待回应,他已悄然握住徐风年的臂膀,两人身形交错间,恍如穿越时空般抵达悟道塔前。

    徐风年尚在愕然中,已被引领至眼前,只见徐啸正步出塔门,面色焕发,神采奕奕,仿佛脱胎换骨。

    他惊喜地开口:“爹,你的气色好了许多。”

    朱柏的承诺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徐风年偶尔会因亲昵而戏谑父亲,但亲情深重,他的内心始终牵挂着父亲的安康。

    面对徐风年的感激,朱柏却淡然道:“不必言谢,徐风年,你知道我为何出手,无需赘述。”

    徐啸心领神会,他深知朱柏的意图,曾身处悟道塔内,他对大明的实力有了深刻的认识。

    如果大明执意除掉北凉,后果不堪设想。

    北凉的未来,唯有顺应潮流,才可能存续。

    徐风年略作思考后,恭谨地道:“湘王的恩德,我铭记于心。

    然而,我与父亲初至贵国,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去了解这里的人文风情。”

    朱柏微微一笑,对于徐风年的小心思并未多加责备。

    大明的繁荣,无论是仙道盛行还是科技与国防的强大,都远超北凉想象。

    如今,大明的百姓享受着超越21世纪鹰酱国的现代生活,这样的诱惑,任谁也无法抵挡。

    他轻轻拍了拍徐风年的肩头:“你们需要的时间,我自会给。

    记住,北凉的未来,便在此刻决定。”

    话语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徐风年心有所求,朱柏欣然允诺:“罢了,但你们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我便要引领你们回归北凉的怀抱。”

    他强调,“你们的根不在大明,这里不过是暂栖之地,理解了这一点,或许能从中汲取些宝贵经验。”

    “是的,父亲,”徐风年狡黠地笑道,“我想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大明百姓的生活,探寻他们繁荣的秘密。

    如此,我们回到北凉,也能如法炮制,让我们的人民享受同样的福祉。”

    徐啸赞同地点头:“你这小子,总能出人意料。

    让我们一同漫步在这应天城,观察,学习,然后将这份智慧带回北凉。”

    朱柏神识如影随形,悄然隐没在皇宫深处,注视着这对父子在繁华市井间的身影。

    “这对父子倒也有趣,”他淡淡评述,“或许其中隐藏着某些深意。”

    此时,朱元璋的身影映入朱柏眼帘,他修炼有成,气质更显威严。

    然而面对朱柏,这位洪武大帝的威严中透出几分慈爱:“柏儿,你在关注什么。”

    “父皇,我只是在留意那对来自北凉的父子,徐啸与徐风年。”

    朱柏恭敬地禀报,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朱元璋不解,他们何足挂齿?然而,朱柏的决定往往意味深长。

    “柏儿,你的下一步计划如何。”

    他问,心中明白,大明军方虽在离阳,但朱柏另有打算。

    “既然你已有决断,父皇便不加干涉。”

    朱元璋接着道,“离阳皇帝提出和谈,但我认为无须理会,那样的懦夫毫无价值,不如一劳永逸。”

    “一切听从父皇的安排。”

    朱柏坚定地回应,眼中流露出对权力的掌控欲,“除北凉王府外,其余皆可不必顾忌,清理干净,免生后患。”

    另一边,徐啸和徐风年沉浸在应天城的热闹与繁华中,每一步都让他们惊叹于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秩序,仿佛在无声中揭示着繁荣背后的秘密。

    在应天城,两父子漫步在那宽阔整洁的街道上,每一步都踏出一种惊讶。

    这里的民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饱满的生命力,仿佛每个毛孔都在诉说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他们发现,大明的人民不再是凡胎俗骨,而是个个沉浸在修炼的奇妙世界中,身体健壮,疾病和死亡似乎成了遥远的记忆。

    路过一户寻常人家,他们瞥见那餐桌上丰盛的菜肴,鲜鱼肥肉堆叠如山,这仅是富裕的冰山一角。

    大明的繁荣富裕,如同画卷般展现在他们眼前,任何一个君主能引领这样的国度,怎不是盛世的象征?

    徐啸凝视着这一切,感叹道:“儿啊,归顺大明,我看是明智之举。”

    徐风年则在这一路所见所闻中,观念悄然转变。

    原本他还期待北凉投降后的优厚条件,但此刻,大明的繁华让他明白,与之平等共事只是奢望,只要能体面降服,已是幸事。

    “爹,”徐风年摩挲着下巴,“大明的福祉,北凉的子民未来也将共享,他们可以饱食肉香,修习长生之道,何愁领袖更替?我们北凉只需接受这个现实。”

    这时,朱柏的身影突然映入眼帘,犹如从云端降临。

    “湘王殿下,”徐风年恭敬行礼,“北凉愿俯首称臣。”

    朱柏略显意外:“这么快?这不符合你徐风年的作风。”

    然而,面对徐风年的诚恳,他不再试探,只希望传达一个信息:大明需要的仅是忠诚,而非平等伙伴。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