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公平交易[快穿] > 156. 恩人之女 我好着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还有阿瑶,

    这是严立业的女儿,听说她爸因为救人没了,妈在知道消息后,受不住,一尸两命也跟着去了。她被救的那户人家给收养,听闻是城里人,家里条件还不错,把人养的也不错。

    这回来,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村子里的生活。

    不过很快村子里的人,就发现,就这点来说,他们的担心是很多余的,因为阿瑶不但适应,还适应的十分良好。

    甚至就连半日的时间都没用到,便已经和村子里的孩子们,打成了一片,看的严大姑心里十分安慰。

    要知道先前在许家的时候,严大姑看阿瑶不怎么爱说话,便以为孩子腼腆不爱说话,还很是担心,她和村子里的孩子能不能玩在一起?倒是没想到,侄女这性子可是一点都不文静,反倒是个活泼的。

    看来,

    先前在许家如此,多半还是那里不是家里,才会学着乖巧懂事罢了。

    严大姑可是看的分明,侄女的那个养父是个不错的,待侄女也好,但他到底是个男子,而家里活计都还是女人做主。侄女的那个养母可不是个多好相与的人,而且看得出来,她更偏爱自己的孩子,这对阿瑶的态度就不同。

    小孩子都是敏锐的,自然能察觉到其中的不同。

    天长日久下来,可不就要小心翼翼一些了吗?

    看来,

    自己把侄女接回来,可是接对了。

    她这里将来有人养老送终,侄女也不必留在许家受气。

    ……

    严大姑趁着放暑假的这两个月,赶紧把自家的院子给整理起来,菜地也都重新的翻过,鸡鸭羊圈也都重新的修缮了一番,又去捉了十多只小鸡和鸭子回来养着。

    羊也特意在赶大集的时候,买了两只回来。

    本来还想要再养一只猪,不过想着自己这段时间要做的事情多,也就暂且搁置了。

    阿瑶自然不可能看着严大姑忙碌,自己什么都不做,也在自己这个年龄段,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像是做饭或者是给小羊割草之类。

    忙忙活活,这两个月的时间就过去。

    严家院子现在比起阿瑶和严大姑刚回来的时候,已经大变样,进门就能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院子。

    不过眼下这些都同阿瑶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因为她要开学了。

    大枣村是没有自己的学校,上学的话,需要徒步十多分钟的时间,到隔壁杨柳村去上学。

    本来严大姑还有些担心,若自己去上班的话,侄女一个人在家,真的没问题吗?

    虽然说村子里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爸妈忙,就自个顾自个,但侄女这不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吗?

    真怕她不能适应。

    只是让严大姑不去上工,只专心在家照顾孩子,这也不成。

    她现在手里是有钱,但人不能座山吃空啊!

    还是得有个长久的活计才行。

    家里倒是有几亩地,不过因为严家父母的去世,严会计先前打定主意要留在市里,这家里的地,已经是凭租给了别人种植,每亩地每年给百斤的麦子,若是不要麦子的话,就会根据收购的价格,折合成钱。

    先前都是直接打给严会计。

    而严会计没了之后,大枣村的村支书是个负责的,就这个问题,也和凭租的那户人家商量过。严会计虽然没了,却还留下一个年幼的孩子,所以这钱自然要归孩子。

    说起来,严家的人口少,地自然也不多,只有不到五亩的田地,每年大概带来的收益,也就四百多块。

    凭租地的那户人家,会在每年秋收后,交给村支书,由村支书打给许家。

    这么一算的话,

    许家收养阿瑶,还不知道是谁占了谁的便宜呢?更不用许父还是严会计救回来的。

    难怪许母的心里即便是对阿瑶有不少的不满,但也都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让阿瑶离开,甚至在严大姑找上门来的时候,还会想着法子,不让阿瑶跟着一起走。

    有这般利益摆放在跟前,又是房子又是钱,换她的话,她也不想让人走。

    咳咳……话题有些扯远了。

    严大姑很快就找了个活计,就在大枣村。

    是村子里一个很有眼光的个体户,也姓严,叫严大成。说起来和阿瑶的爸爸严立业,是一个太爷的兄弟,两家关系虽不算亲近,不过若是碰上红白喜事的话,也都要帮忙。

    严大成是个很有眼光且也敢拼的人,早在改革以开放,他是村子里第一个个体户,最开始是从南方那边进衣服,倒卖。

    后来,手里有些钱,他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随着改革开放,个体户渐渐增多,对服装的要求也高起来。所以,他干脆在村子里办了个家庭制衣作坊,买了七八台的缝纫机,请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媳妇,开始做工作服。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固定的客户源,他是有些艰难,不过严大成脑子转的快,嘴皮子也利索的很,十分能说会道,不过两年的时间。

    他这生意也就渐渐好起来,如今他可是村子里的万元户,有钱人家。

    先前的小作坊,也在今年扩大了不少。

    缝纫机也从刚开始的七八台,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台左右,他便开始招人了,严大姑知道后,便报了名,等到布匹那边裁剪好,她就要上工了。

    本来还有点担心侄女,毕竟她一上班,就有些照顾不到她。

    还想着是不是该拜托邻居谷婆婆,看顾一些孩子。

    阿瑶知道后,大手一挥:“姑,我好着呢。你不用操心我,忙你的去吧。”

    严大姑:……

    虽然这话有些好笑,不过倒是定了严大姑的心。

    观察了两日,发现侄女这话不是大话,她真的是自己能照顾自己,甚至还能帮自己做饭,严大姑也就放心,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工作里。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