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给苏晚枫留了人,族长火急火燎跑回去了。

    留在府城的苏晚枫找赵公公商量这个面子工程。

    这就是苏晚枫的主意,把郭家村打造成王府搬迁百姓的面子工程,做好了赵公公也能获得上头的夸奖。

    而实际上赵公公并未多出银子,那处的地是富户送给王府的,王府也并不放在心上,城里那处垃圾场就更别说了,放着也是堆垃圾,有人来拾掇难道不是好事?

    砖瓦等物也不过顺手而为,至于那些银子,原本一家得七八十两,现在郭家村只要二十两,剩下的不都是管事公公的?

    而这事办好了就是两头光鲜,多好啊。

    王府管事也不是不想全昧下,不过苏晚枫提醒赵公公,“若是逼死了人命闹出来,王爷是无事的,替罪羊会是谁?”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要么捂得严严实实一分不漏,否则闹出来肯定不好看。

    福王没了面子不说,他得做出姿态,负责管理这件事的人就得倒霉,不杀几个肯定不成,大管事或许能逃过一劫,小管事就别想了,必死无疑!

    赵公公也是出了一身冷汗,反倒谢了苏晚枫。

    实在是白花花的银子放在眼前,人的心思就全被占据了,旁的根本想不到。

    苏晚枫留在府城办事,因为上头有人,一切顺利极了,地契田契一路通畅,房契得房子盖好了才能办,还有籍贯要改,林林总总的事也不少。

    跟着苏晚枫的村民看得眼花缭乱,望向苏晚枫的目光中都带着敬佩,到底是读书人,这么多事都懂,也都办的这么漂亮,换了他们,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郭家村的村民开始搬迁了,再不舍,族长发了话,又有人组织行事,其余人等只能听从。

    就是各家各户基本什么都不舍得扔,全都要带了走的,除了屋子不能拆,否则屋子也得拆走。

    族长留了一部分青壮跟着族人搬东西,剩下的赶紧让过来听苏晚枫差遣。

    城外那些地归了王府,但这里没有庄子,苏晚枫已经请风水先生择了将来建郭家村的地方,那就先搭建茅草屋暂时容身,等到把村人安顿好,整地的整地,去收拾垃圾堆的收拾垃圾堆,反正今年是别想消停了。

    只要做好计划,一切就能按照计划来,就是遇到了麻烦偏差也能尽快解决修正。

    而实际上郭家村的人没遇到多大的麻烦,也就是抛家舍业来了这里,看着还未成形的茅草屋心底忍不住凄凉。

    自家再如何,也是砖头墙,茅屋顶,现在全是茅草。

    不过只要忙起来,人们就没了心思东想西想。

    族长跟着苏晚枫把郭家村的地契田契房契交给赵公公,换来了新的田契地契,还有一千多两银子的银票。

    族长摸着这堆东西流连忘返,不亏,真不亏!

    田契先发下去安定人心,地契缓一下,等房子盖好了,拿了房契一并下发。

    如何分配田地是早就商量好的,如今拿到手的田地比原来还多一些,只是都不是上等田,这也无妨,有城里的房子补上了缺口,多出来的苏晚枫提议当族田,“收益虽不多,也能补贴一下,将来请先生办私塾,就能从中支出,咱们村的孩子还是得读书,不求出人头地,将来也不算目不识丁。”

    族长点头,这是目光远大的正道,只要条件可以,老百姓也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的,读书自然是好事。

    族长分人出去把垃圾场整理掉,要准备建房。

    郭家村的人干的热火朝天。

    一千多两银子族长交给了苏晚枫,让她调度。

    族长明白,没有苏晚枫,郭家村不可能有现在的条件,王府不把他们赶尽杀绝都是好的。

    自来豪强强占民田的多了,哪里管百姓失了田地怎么活,最好一并当了豪强的农奴更好。

    郭家村却不是如此,他们得了大实惠。

    原本族长觉得什么活都让郭家村人干,请人实在是浪费,苏晚枫却不这么觉得,“那时间就拖得长了,城里的房子得尽快盖好办好房契,否则夜长梦多,田地族人可以自己整,城里的房子还是得请人,我们也出人打些小工帮忙,尽快把房子盖了才是。”

    也就六七十套的房子,早些盖好了才放心。

    族长想了想也答应了。

    于是清理垃圾是郭家村人来,等清理干净了,苏晚枫就去找匠人来盖房,郭家村的人打下手。

    因着苏晚枫的调停,砖瓦等物也是没打折扣的运来了,这里开始热火朝天的盖房。

    附近居民很是好奇,不过垃圾搬走了他们也舒心,否则整日和垃圾臭气比邻,可真是够够的。

    有人问起,郭家村人就称赞王爷仁义,给他们安家,这是苏晚枫叮嘱的,什么叫面子工程,这就是。

    大家听了自然跟着称赞福王,也有人问郭家村的人以后靠什么维生,村民们就含糊其辞不说了。

    好处自己知道就行,不必告诉旁的人。

    老百姓淳朴是淳朴,狡猾起来也是够狡猾。

    因着砖瓦等物不要钱,也就工匠需要支付工钱还有伙食,一千多银子也是能维持的。

    郭家村人出来也带了粮食,农民么,什么都能不带,粮食肯定不能不带的。

    乡下人家一家藏个半年粮都是少的,当然若是遇着天灾杂税,那家里存粮也不会多,但几个月总归有,因为乡下人不能隔三差五去买粮,收了粮除了缴税外都是自家存粮,得吃到下一茬粮收获才行,否则就得饿肚子。

    现在正是夏初,郭家村失了自己的夏粮,但在这里也有农产品可收,虽然产量比不得原来的地,总比什么都没的好。

    郭家村人重点还是这里的地,城里很多人还没去过呢,但是家里的男人基本都去了一遭,回来兴奋的半夜睡不着,只说好得不得了,若问如何好,男人们就抓耳挠腮地说不清了,只道,“啊呀,以后你们也能去看的,看了就知道了,要不是郭秀才,咱们几辈子都得不着这么好的房,有这房子在,大小子的媳妇以后你可劲儿挑!”。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