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大人们拆大家伙,她小孩子就专门拆小物件,花费也就是帐篷充能,然后吃喝这些。

    生活是很辛苦,但叶恬不觉得,再苦还能苦过上辈子那些日子?

    她还找人问过那个留言晶怎么阅读的事,那个叫老廖的男人就道,“哟,这可是稀罕玩意,这是精神力留言晶,得用精神力打开,这里你就别想了。”

    叶恬,“……这玩意很值钱?”那我能卖了吗?

    老廖就哈哈笑,“这要是空白的,确实值钱,可你这已经有消息储存了,那就不值钱了。”

    叶恬,“……不能抹掉吗?”

    老廖继续笑,“这可不是重复利用的玩意,贵就贵在一个唯一上,用了就不值钱了。”

    好吧,这玩意很贵,但叶恬派不上用场。

    老廖笑,“你小子,倒腾出一个没用的好东西来。哎,你还没开始基础教育吧,自己去网上学,基础教育还是要有的。”

    叶恬赶紧去找,原来这里也是有学校的,但是学校不对全民开放,想要进学校,首先你得有钱,然后就是不低于平均值的智商,还有考核要过关。

    普通老百姓没钱去学校怎么办?也不是不让你学,基础教育全免费,自己去网上下载了学,然后申请考核,通过了就有基础教育结业证。

    若你成绩很好,那么会被高一级的学校录取,你就可以去上学,或是继续网上学,通过考核才有结业证。

    星际社会,学历也很重要,但想不想学,学不学得进去,端看个人。

    只想混日子的,学完基础教育就够了,不当文盲,会简单计算,知道一些法律条款,看得懂新闻,足够了。

    基础教育的目的不在于选拔人才开启民智,就是让民众不至于处在野蛮状态啥都不懂给社会添麻烦。

    无知者才无畏,那么懂一些道理的人,也会有所收敛和敬畏。

    这些科目对叶恬来讲可太有用了。

    地理告诉她人类在这里分布得有多广,外面有多少国家,有多少千奇百怪的星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有些什么。

    虽然也是简单介绍,但这让叶恬大开眼界。

    历史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人类简史,也就是人类起源这些,还有就是夏商帝国的历史,第三部分就是精神力简史。

    叶恬,“……”

    精神力简史还真够简单的,就介绍了一下发现精神力的年代,人类如何获取和使用精神力,以及帝国每个星球上都有精神力开发中心,帝国公民都可以去开发精神力。

    这个不是免费的,而是要钱的,费用并不低,还不保证成功。

    一般十岁到三十岁都可以去开发精神力,太小太大就不建议开发了。

    有精神力的人和普通人基本上就不在一个世界了。

    据说有了精神力之后寿命也会延长。

    精神力简史简单的让人看了之后都迷迷糊糊,但总算知道这个事了。

    叶恬去网上搜索精神力,结果没跳出来什么答案,限掉了,这类信息不对普通民众开放。

    叶恬去找老廖询问精神力的事,老廖道,“这可不是我们能想的,小子,你先得去主城找那个开发中心,从这里到主城的票都要一万多兰盾,你有吗?激发一次好像听说要几百万的,你有吗?那都是有钱人搞得玩意,我们呀,弄不起。”

    叶恬还小,又故意打扮的像个男孩,老廖就以为她是个男孩。

    听完,叶恬也沉默了,她目前手里只有八百多兰盾,路费都差远了。

    好了,这种事不要去想了,还是安心捡垃圾吧。

    叶恬一边捡垃圾分解,一边进行基础教育学习,同时也没有把上辈子的习惯扔下,那就是锻炼。

    现在还小,做不了多强的练习,就一些负重跑,深蹲,俯卧撑,练拳这些。

    石峰在末日前是个武术教练,野外生存博主,叶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把石峰的本事都学了过去,不学也不行,不学会饿肚子。

    但这些也让叶恬存活了下来,如今的环境比起上辈子的末世虽然好,但叶恬还是更相信自己。

    叶恬还自己磨了几把刀防身。

    叶恬不是真小孩,真小孩受不了这里的琐碎,她是干得很认真的,老廖也就愿意照应她,这种照应就是让别人知道这孩子是跟着老廖的,然后就不找她麻烦。

    拆东西拆多了,也就慢慢学会修了,但这里并没有修理工的饭碗,修一个的费用还不如买一个新的。

    这些工业机械制品都是全自动生产,淘汰率相当快,你吭哧吭哧修好了这个型号,然后人家新品都出几代了。

    叶恬做这个纯属兴趣,她连拆解都做的比别人精细,外壳撬的一点痕迹都没有,里面的晶体丝一根根拆出来,没一根坏的,老廖不止一次摇头叹气,“你小子,这些都是垃圾,是要送去处理的,你这拆的再好有什么用?有这时间还不如多拆几个呢!”

    叶恬笑笑,“不耽误事。”

    习惯了就不耽误事。

    叶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还特会省钱,野营帐篷拾掇的利利索索,还能从垃圾堆里拼出得用的家具,日子过得还可以。

    这种可以是她自己认为的,对于在这一片靠垃圾堆生活的人而言,这他妈都是没办法。

    谁不愿住在宽宽敞敞要啥有啥的大房子里,只他们这些人办不到。

    垃圾堆毕竟是垃圾堆,还是有些味道的,住惯了的人才闻不到,而且他们这些人没有任何医疗,年轻身体好还不觉得什么,像老廖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些病痛,却只能熬着。

    这天,老廖翻出个好东西出来,是个便携式治疗包,里面还有一大半的药物。

    这玩意对有福利有公民信用值的普通人来讲价值不大,但对老廖这些边缘人来讲那可是宝。

    这东西原价可能也就两千兰盾,但这是普通人购买的价格,像老廖这些提供不了个人账户没有公民信用值的人连购买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只能去私人诊所,花更多的钱接受治疗。

    住在这里的人怎么可能有那么一大笔钱,平时也得吃喝,还得购买能源块,谁有钱去看病买药。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