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仙寥 > 第42章 乡试(下)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若是周清没中举,他自当多要些好处,才摆平此事。若是中举,那张家那边没啥好担心的。

    张举人不过是没了后人的老匹夫,冢中枯骨而已,怎能能和新举人周贤弟相提并论?

    这些事,武镖头没有直说,周清心里也清楚。

    反正冯知县帮他是百利无一害的事,若是真用心去查案,反倒是给冯县令自己找麻烦。

    周清心里更加安定。

    他杀张慎实在是不得不杀,可行动再如何缜密,未必能完全瞒过衙门负责刑狱的老手。

    现在他和冯知县利益相关,衙门那里肯定没追查到底的动力了。

    这件事说起来很玄妙。

    张慎用山匪来害他,结果山匪的人头反而成了周清的保护伞,更埋葬了张慎自己。

    其实对张慎动手时,周清隐隐约约就有这个想法。

    他是清楚横波县附郭长州的,万福客栈正好是横波县管辖范围内。

    但其中需要一个关键,那就是冯知县能知晓周清与首级的事有关。这件事恰好因为武镖头在冯知县身边,并碰上张家书童报案的事,得到解决。

    不得不说是有些运气的。

    否则事后再借此主动运作,难免手脚不干净,容易留下把柄。

    酒足饭饱后,周清又请武镖头帮他物色了一个距离贡院不远的客栈。万福客栈已经成是非之地。

    周清等待放榜的日子,自不可能再回去。

    武镖头自然应承下来。

    他走南闯北,对天气感知尤为深刻。

    乡试两日,春寒深重,简陋的考房里,哪怕有木炭生火取暖,亦非普通人的身体能轻易熬过去的。

    周清现在的样子,看来是一点事都没有。

    可谓胜在天时了。

    三十个举人名额,总该有周清一席之地。

    乡试

    宋河在公堂外镇守,阅卷的事,还是由以陆提学为首的副主考拿主意。

    有宋河在,外面的消息在卷子阅完前,自是传不进来。

    陆提学看着一众考官、阅卷官,说了几句严厉的话,总之要他们认真审卷,不得马虎。

    而标准,自当以这次主考官宋河定下的基调为准。

    说完这些,众人各去领誊抄好的卷子。

    陆提学坐在办公的书案前,心里总觉得好似哪里不对劲。他倒是看到了周清,只是人太多,没瞧见张家的小子。

    不过乡试这样的大事,张家小子肯定不会错过。

    他原本是有些担心张家继续为难周清,现在看到周清顺利来参加乡试,心里还是放了心。

    周清是他作为一任提学时,亲手取中的道试案首,而且明显是个读书种子,家境贫寒,令他想起当年的自己。

    自有些不同的感情在。

    可惜他为官没有闲暇,否则亲手指点周清半年,这一次恩科乡试,周清未必没有中举的机会。

    反正少年人出头过早也不是好事。

    这次周清得到磨砺之后,他再将自己的科举心得相赠,想必对方会用心钻研,往后乡试,总能中个举人。

    不枉他一番用心。

    过了三日。

    周清的卷子才在阅卷官手中审完,因为他们作为老手,从编号就猜到这卷子来自江州的考生,其中有三篇题的答案在这一房尤为出众,而且大家审卷疲乏,遇到好文章,都会相互传阅提提神。

    其余四篇考题的阅卷官看了之后,在他们审阅其他考题时,见周清的答题亦是滴水不漏,找不出什么错处,自然也顺手推舟,将自己所审的答题定为

    于是七道考题,周清的卷子稀里糊涂便得了“实理实事,字字皆经,冠绝一房”的最优评语。

    如此卷子,自然要送给副主考陆提学再审阅一番。

    陆提学看了卷子之后,卷头有阅卷官、房官的批红举荐,心知此卷肯定是众阅卷官、房官通过气的,只要文章水平上等,当为此次乡试

    他随即看了周清的文章。

    “好文章。”

    七篇考题,其中三篇,纵使陆提学当年科举时全力发挥,也很难比得上。剩下四篇,论文章缜密,比他二十余岁时,也不遑多让。

    这样的文章,拿去取进士都是有一定把握的。

    何况这次乡试春寒深重,许多考生都生出病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七篇考题,能出三篇佳作,四篇中上,实是难能可贵了。

    他看了考卷的编号,心下越发了然。

    “居然是江州的考生。应该不是张慎,他有这水平,早就中举了,不必等到这次张家来找我帮忙。看来是外地求学归来的士子,否则我应当有所耳闻才是。”他随即叹一口气,若是周清得他教导,三年时间,自当有如此水平。

    届时他有这样一个年轻有前途的门生,且出身贫寒,没有背景,将来当可继承他的衣钵,照拂他的亲眷。

    “到时候可以劝一劝他,随我入京。”陆提学心里做出一个决定。

    得良才美质而教之,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随后陆提学又要来周清的策论。实是见解深刻,又不标新立异。陆提学连同策论和七道考题的答卷一并送到宋河那里。

    同时他还加了批红。

    宋河看了之后,自然挑不出文章的毛病。而且阅卷官、考官、副主考都推荐此卷,他自是顺水推舟将此卷点中。

    接下来陆提学等待江州其他考生的试卷,可是送来的卷子,大部分在水平极其普通,稍微有一卷发挥好的,可策论太过普通,甚至缺乏对时政的常识认知,根本不可能是张慎的作品。

    他倒是觉得有点像周清的文章。

    陆提学思来想去,还是没有给这卷子批红。

    最后发现,江州只有九份卷子,问了负责搜捡的官员,才知江州有一个考生没来。

    陆提学猜到,应该是张慎。

    既然如此,他就没啥负担。江州取中一个举人足矣,再多一个,多少有些非议在。毕竟三次乡试没出过举人,一次出两个,那就太过显眼。

    而且那份策论普通的卷子,大概是周清的。

    他再录取,实在惹人闲话。

    他说了要帮张家,可张慎自己不给力。即使缺席的考生不是张慎,可那些卷子里,除开那两份卷子外,其他卷子根本找不出录取的理由。

    他再肯帮忙,也帮不上这忙。

    毕竟录取的卷子是要公布出去的。

    很快十天过去,到了乡试定名次的时候。

    众官员聚在一起商议。

    宋河和陆提学来决定最终的排名。

    尤其是宋河,作为主考,如果强硬,可一言而决。

    不过他还是要卖陆提学这位马上上任的大理寺少卿的面子。

    当下摆在面前可为乡试

    每一份,都在各房的考生中得到最优的评语。

    宋河微微一笑:“我看还是取这一份好,这一卷的策论最得我心。不知凤先兄以为如何?”

    那一卷正是周清的卷子。

    陆提学以为不是周清的,而是某个去外地求学回来的士子。

    想着人家求学之劳累,文章又是出众的,宋河愿意看他面子,点为

    只是他还是为周清有些可惜,若是周清策论再好一些,并没有这份卷子珠玉在前,陆提学心下里是愿意举贤不避亲,录取这一卷的。

    但他心里还另外有个想法,周清落榜,他才有机会将周清带在身边调教,使其归心。

    “那就如大人所言。”陆提学拱手一礼。

    宋河哈哈大笑,

    “乡试解元出来了,把糊名撕开,看看到底是谁?”

    众官员瞧见了名字籍贯,有些陌生。毕竟江州一向科举不兴,他们这些不是江州本地的官员,根本没听过那边有啥人物。

    唯独陆提学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思议。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师弟,今日放榜,正当应了此爻。”

    别急,六点左右还有更新。今天会三更一万五千字。

    最新网址:www.irrxs.com